第872章 T44-《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2/3)页
    而t44还是中坦,无论是生产难度还是产量或者造价都比“虎式”要好太多了。
    可靠性差?
    多生产几辆不就行了,到时就算有几辆故障的,不还是有许多能开上战场碾压“虎式”么?
    何况八路军还有可靠性好可以碾压鬼子其它坦克的“谢尔曼”……
    这差不多就是一种“高低搭配”形成互补了:“虎式”交给t44对付,其它的给“谢尔曼”留点,否则“谢尔曼”不是要退役了?
    另外,通过这次坦克的测试后王学新就更是对别林涅科夫这家伙另眼相看了:坦克要是出了什么故障,这家伙就只拿着一把扳手这敲敲那旋旋,马上又可以用了。
    王学新在心里把他跟阿列克谢做了一下比较:
    阿列克谢是拖拉机厂厂长,他在汽车、半履带车方面是专家,而眼前这个别林涅科夫却是坦克方面的专家。
    于是王学新就打定了主意:这家伙一定要留着,华夏缺的就是这样的人才,不管花多少钱都值!
    经过测试后t44马上就进入量产,一个月大概能产20辆……这是因为八路军刚刚开始生产准备还不是很充分,史上毛熊开动一条生产线开始生产到汉斯投降不过短短的六个月就生产了200多辆,平均每月生产30几辆。
    不过王学新认为这产量已经差不多了,毕竟八路军穷,再加上鬼子的坦克又拉胯,像t44这种坦克开上战场是不是几乎没有战损的存在?
    没有战损还需要大批量生产吗?
    依旧当作过渡型号吧,等变速器和传动装置一一改进后,直接上59……到时再批量生产也不迟!
    这也是近代华夏的作法:不够先进还有待改进的中间型号一律不批量生产,只是少量生产用于实验和测试,直到问题都解决得差不多了然后才来下饺子。
    之后王学新需要的就是等坦克出来了。
    这期间图灵来找过王学新一次……这段时间晶体管大批量用于军事,导致图灵的新型计算机晶体管不够用。
    这不是什么大问题,王学新解释道:“抱歉,图灵先生!你知道的,我们正处于战争状态急需晶体管,你可以先用电子管暂代推进实验进程,过段时间晶体管到位时换上去就可以了,希望你能理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