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拉5-《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1/3)页
    王学新足足赶了三天才赶到砥石坡机场。
    四百多公里的直线距离赶了三天……这要是放在现代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龟速”了,随便什么车上高速几小时时间就到了。
    但是在这时代却是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这也是因为砥石坡机场此时还是高级机密,由总部下达的命令,为了避免这个机场过早的被鬼子发现从而在机场尚未准备好前就被鬼子轰炸,所有进入机场的飞机都必须在夜间,所有赶往机场的人员只能步行或骑马。
    这是有道理的。
    因为之前八路军在吕梁山一带掀起了声势浩大修路浪潮,全长近千公里的公路在分段包干制之下仅仅只用了一个多月就完成了。
    不过当然,许多路段的“公路”仅仅只是拓宽和整平……这时代的公路差不多都是这样,这种公路对八路军而言已经完全够用了,只有鬼子对公路的要求较高,他们通常还要用压路机压几遍。
    八路军搞这么大的动作肯定逃不过鬼子的眼睛,于是鬼子就会在公路附近广布眼线想知道八路军修公路的目的。
    在这时候如果有汽车或挎子明目张胆的从公路“突突”的开往砥石坡机场,只怕第二天鬼子的轰炸机就要飞到机场上空了。
    骑马就慢得多,尤其是担心马累着了,每骑上百来里就要休息一段时间,偶尔还要下马步行,一天赶两三百里路就差不多了,这样算下来四百多公里还真要三天。
    三天能赶到还是因为这一路有许多八路军的骡马店……
    吕梁山一带八路军设置了许多骡马店。
    这些骡马店一是为了创收,就像之前所说的,八路军实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战略各部队自个解决自个的吃饭问题,骡马店就是创收方式之一:骡马店可以让路过的人住宿、寄养牲口、吃饭、补充粮草等等。
    另一个,则是八路军需要这样一条联络线和交通线以备不时之需。
    比如现在,王学新赶往砥石坡机场,如果不是一路在骡马店更换马匹的话,只怕三天还赶不到。
    然而,这一路下来还是把王学新给累得半死……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体会在马背上的颠簸三天的滋味的。
    当王学新下地走在机场平坦的路面上时,都不自觉的想着马匹前进的节奏,走路也跟着节奏一晃一摇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