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帮忙-《生在唐人街》


    第(2/3)页

    苏木也不需要去迎合讨好谁,最近国会那边商谈一份所谓“教育平等”的法案,内容主要是强制要求一些大学去录取“其他种族的学生”,这里主要就是指黑人,而在录取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势必会抢占凭借真材实料,才即将被大学录取的华人学生入学名额。

    于是他发起倡议,号召人们抵制这种将政治带入教育领域的法案,他的母校耶鲁大学第一个响应,事情闹得很大,最终成功迫使这项不平等的法案流产。

    年轻时候只顾着自己,成功后也开始照顾别人,针对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该批评的他毫不手软,得益于在网络上关注他的人众多,往往能起到挺好的效果。

    最近有项调查显示,年轻一代父母们最希望自己孩子拿苏木当作偶像,最近二三十岁的那些父母,尤其是跟苏木同龄的,可都是一路被他虐过来,人比人真能气死人,不得不说句佩服……

    手里资金足够,于是近期他产生了帮助洛杉矶中国城里那些居民们的想法。

    早在几年前他就促使唐人街附近开设几家劳动密集型工厂,借助当地廉价劳动力发展生意,虽说工资低了些,可总比在家无事可做、也没钱可花好许多,有份工作,至少医疗保险以及失业金等福利,就能以低成本拿到手。

    原先的华人公会像是个笑话,苏木安排人另起炉灶,鼓捣出个加州华人公会,主要就负责帮助洛杉矶和旧金山这两座城市里的大量华人。

    他个人能力有限,想帮更多有心无力,干这种好事属于苏木认为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并不是绝对要负责的义务,只能说尽力而为。

    这时候惠特妮在场,他试探着问道:“假如,我是说假如,依托唐人街打造一片商业区,具有华夏特色的商业区,周围则被廉租公寓和工厂包围,你觉得有没有市场前景?”

    惠特妮呆滞片刻,正在思考这个问题,反问道:“卡斯特拉尔公立中学附近的那片唐人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