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你朋友居然还能通过?-《衣冠不南渡》


    第(2/3)页

      王经其实就相当于司隶州的刺史。

      他还是个很出色的刺史,他本就是农民出身,对底层的情况极为了解,并且他性格正直,也不愿意跟那些人同流合污。

      “河阴县令已经被拿下审问,他监考不利,竟没有搜查参与考核的士人,实在是令人愤恨!”

      “大族出身?”

      曹髦平静的问道。

      王经点着头,“大族出身,原先担任高陆县令,有功升河阴令,本来还准备提拔,没想到,竟是这般货色!”

      “此人唤作杨骏,弘农杨氏”

      曹髦顿时了然,原来是这个人啊,那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对大族网开一面,这是此人最拿手的事情啊。

      杨骏是司马安世的老丈人,只是,安世的那个妻子,如今还没有出生,杨骏尚且很年轻,还在担任县令呢。

      曹髦的脸上完全没有半点的迟疑,“就算是弘农杨氏,犯下如此大错,也不能赦免,就按着律法去操办吧。”

      王经低着头,“唯。”

      “司隶向来是各地的准则,请王公定要严厉的对待这些奸贼们,好让各地效仿!”

      在交代了几句后,曹髦将王经送出了东堂门口。

      “茂先!”

      “茂先!!”

      曹髦连着喊了几句,张华没有进来,进来的是郭责。

      “陛下,张君昨日就去了刘路的府邸,不在宫中。”

      曹髦笑了起来,“竟是忘了这件事。”

      “可要臣前往刘府去将张君叫来?”

      “不必如此,且让他忙着,郭君,你现在就去将钟公请过来,是大钟公。”

      曹髦特意提醒了一下,其实作为皇帝,曹髦完全可以对任何人直呼其名,群臣看到他的时候,也是要称呼自己的姓名,但是曹髦对比较看重的大臣还是很尊崇的,很少直呼其姓名。

      郭责领命,匆匆离开了此处。

      曹髦摸了摸下巴,这张华不在,还真的是有些不习惯啊,本来还想跟他商谈一下太学的事情

      郭责办事也很是及时的,曹髦都没有等候多久,他就将钟毓给带到了这里,只是,还多带了一个人。

      钟毓跟司马炎是同时出现在这里的。

      曹髦让他们两人坐在自己的面前,让郭责在门前服侍。

      “钟公啊,朕听闻,太学生此番没有几个能通过郡考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次郡考,算是真正的展示了大魏人才的强度。

      事实证明,大魏的士人们更擅长吹嘘和点评,做实事完全不行。

      先前呼声最高的就是太学生们,很多人都觉得郡考和州考等都会被太学生们给包下来,毕竟他们可是大魏精挑细选出来的最优秀人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