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刘尚书,太祖登基之后便将唐宋以来所有帝王为泰山神加封的封号全部废除了,更是将祭祀泰山神的典礼重新制定了,你现在让陛下去,这不是和太祖的意愿相违背吗?” “是呀,抛开这个因素外,封禅大典至少要耗费百万两银子,你让百姓怎么想?” …… “诸位都先别争了。” 袁可立打断了众人的反驳,看向刘宗周:“刘尚书,泰山封禅的问题你身为礼部尚书应该很清楚,但依旧是提出来,说明你肯定有想法,细细说说?” “还是袁阁老沉稳!” 刘宗周朝着袁可立拱了拱手,又看向众人:“诸位,第一,陛下的功绩我们都很清楚,举办封禅大典绝对是有资格的; 第二,自宋真宗之后的六百年时间里没有皇帝封禅的真实原因真是怕拉低身份吗? 不,是因为送之前是五德终始说。 而太祖皇帝强调的官僚系统性保障王朝,成祖强调的是德行; 第三,封禅的目的是什么?是昭告天下太平,而不是粉丝天下太平,两者区别很大。 陛下举办封禅大典,既是告诉天下百姓,大灾过去了,也是将陛下功绩昭告四海,更是宣告崇祯盛世降临; 第四,本官说封禅也不是现在,至少得等大灾过去之后。 第五,谁说封禅大典一定得去泰山的?武则天不就是选择在嵩山吗? 第六,封禅的意思是什么?祭祀天地,这一点,朝廷每年冬至都在做了,那这一次能不能改一下?别忘了我提出封禅大典的目的是什么?” 刘宗周连续说了六点想法,众人听得是迷迷糊糊,尤其是第二条,先说了宋之后不再强调五德,又强调太祖和成祖所讲的德行,这不是和封禅相违背吗? 而武则天之所以选择在嵩山封禅,那是要断绝与唐朝的关系,也宣示着女性当权和男性当权的区别。 泰山和嵩山不能去了,难不成让皇帝去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那封禅的意义在哪里? 难道是想效仿始皇帝新开一个封禅的地方,以供后世之君来祭祀? 第(1/3)页